修繕人才短缺 老房修繕技藝面臨失傳
改造後的四合院重新煥發光彩。
博學胡同7號門樓舊貌。
博學胡同7號門樓新貌。 史鵬飛攝
隨著舊城改造工作量的日益加大,北京市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修繕人才短缺現狀。記者昨日(25日)了解到,由于能夠修繕老房子的手藝人已經面臨"斷檔",很多修繕技藝也瀕臨失傳。
"到了施工時,才發現長廊彩繪等工藝都已經找不到人來做了。"在昨日舉行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首期培訓會上,市住保辦相關工作人員說。而在他手中的一份文稿中,寫著"由于當前舊城房屋修繕專業人才儲備不足、傳統工藝失傳,加強專業隊伍人才培養、儲備已迫在眉睫"。
在能夠修復古建築的企業裏,一直與大前門公司有著業務往來的大龍建築集團古建公司已經算是規模比較大的——有50多名獲得上崗證的工人,木工、瓦工、油工和畫工都有。
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張建軍說,彩繪等技法還不算失傳,真正面臨失傳的是磚制作、磚加工、一部分彩畫的傳統工藝,"以後這些技法就只能從說書人那兒聽見,再也沒人會了。"
和其他古建公司一樣,該公司的工人裏,以40歲以上的居多,30多歲的很少,而30歲以下幾乎沒有。為了擴充人才,一些古建公司也嘗試過到外地招相關行業的大專生,但招來實習以後發現基本不能用。"上學時學的都是書本知識,帶幾年才會看圖,要想能幹活兒還差得遠。"一名企業負責人說。
要按照以往,想學古建修繕得拜師學藝,從開始幹到出師,得需要10多年的時間。如今一些公司已經招不到學徒工,只能每年推薦10多個手藝好但是沒有上崗證的工人去參加相關部門舉辦的學習班,通過學習取得上崗證,一邊幹一邊琢磨。
張建軍說,很多企業都缺木工,"可能以後甭說接榫了,連垂花門、龍鳳牌樓都刻不出來。"
延伸
老房修繕工人數年內斷檔
"現在的師傅都已經五十三四歲了,甭說帶徒弟,1979年以後參加工作的都沒幾個。"一說起房屋修繕的人才來源,東城區房地二中心副主任劉春來就嘆氣。
在東城區房地二中心負責的轄區內,約有1.4萬間平房、30多萬平方米的樓房。這些房屋的維修、修繕保護工作,都得通過中心裏的400多名工人來完成,而這些工人中,除了水電工以外,瓦工和木工大多都在53歲以上。算算這些人幾年內都將陸續退休,而中心又招不上來人,負責維修老房的瓦工和木工眼看著就沒人了。
"現在願意來的都是大學生,幹管理的多,人家不願意當小工;如果是外地來京務工人員,又看不上我們這點兒工資。"劉春來說,同樣的工種,市面上的報酬大約是大工每天150元、小工每天100元,"我們給不起這麼高的工資"。而且做瓦工、木工又累又要值夜班,修老房更需要很高的技術,在這些要求下,即使是"鐵飯碗"也不再吃香。
記者還了解到,東城區房地二中心面臨的窘境並不是個例。全市很多老舊城區平房的維修保護企事業單位,都面臨老工人要退休,新工人招不上來的境況。
新一輪修繕帶來更大人才缺口
從2008年到2009年,本市開展了"史無前例"的一次大規模修繕工作。據市住保辦危保處相關負責人透露,新一輪修繕已經開始,和過去治"危"相比,新一輪修繕中將更注重院落格局、制式的重建。
"相信你也去看過,老城區中的很多大雜院裏住了太多人,導致這個院子是幾進的都看不清。"相關工作人員說道,"去年市裏重點進行了定點安置房建設,想搬出去住大房子、改善居住條件的市民可以報名,這樣也給老院子整修騰出了空間。"
在人口疏解的同時,新一輪修繕已經展開,而此次修繕後,市裏的老院落中將重現垂花門、影壁墻,幾進的院子制式也將從模糊重歸清晰。"格局和制式的修復是這一輪的修復重點,願意住在'新'老宅子中的市民會感受到更多京味兒。"但這也意味著本市房屋修繕人才將面臨更大的缺口。
現場
培訓會學生全是"總"
市發改委、市規劃委、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王府井置業公司董事長、大前門公司副總經理、天街公司董事長、北京崇華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在參加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首期培訓會的"學生"中,既有副局級的公務員,也有各個公司老總級的人物,而他們聽的課程,卻幾乎是整個公司、企業中最基層技術人員才需要聽的技術課程。
從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7個半小時的課程中,分別安排了關于古建房屋修繕與保護中的木作技術、瓦石作技術、彩畫技術、油飾技術精解,還有老舊平房維護、修繕的實踐經驗。
由于一些老師講課沒有電子文檔,學生們埋著頭奮筆疾書。不一會兒,一位公司老總的筆記本上,已經記了六七頁,在老師停頓喝水的時間裏,他連忙翻回去再"復習"一遍,又把很多地方畫上了實心三角做重點標記。"回去我就得給部門經理開會,看看中層的業務都怎麼樣,古建公司裏的人都應該具備這些知識。"
這位老總的同桌,也是一個公司的老總。看著頻頻振鈴的手機,她幹脆直接撤了電池關了機。"都說是修舊如舊,也都知道要畫門鋪瓦,誰知道這裏頭講究這麼多?要不是請專家講課,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該怎麼修。"
"剛才專家說的'四不像'讓人很是汗顏,雖然我不管業務,但也得學學,千萬別讓這種設計從自己手下溜過去。"一家設計公司的副總工程師接話。他們公司也曾經接了幾個古建步行街的活兒,聽了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趙書的講座以後,他計劃著請幾位老先生到公司再給設計人員做做講座,在設計中盡量原汁原味地反映出古代商街的情況。
到了下午,大多數企業負責人仍舊規規矩矩地坐在臺下,等著老師到來繼續聽課。"有些培訓是上午點到下午溜,但今天的培訓課絕對不能溜。"一位老總說。
對話專家
老宅子不能修成四不像
記者:您認為在目前古建保護和翻新方面,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趙書:主要還是在設計方面不夠精細。舉個例子,琉璃廠以前每個門臉甚至于門前的欄桿都是各有特色、風格的。賣筆墨紙硯的和賣古玩字畫的,肯定要有所區別,但是現在雖然相關修繕部門已經想了很多辦法,也盡可能強調"修舊如舊",但是在一些細節方面還是缺少了多樣性。
記者:您認為出現這種"千房一面"情況的原因是什麼?
趙書:首先,以前的業主雖然談不上是什麼專家,但是耳濡目染,見過的花樣比我們現在的專家了解得都多,而現在的經營者在古建方面的知識比較缺乏,磚墻加瓦頂並不等于就是古建築;其次,目前古建方面真正的行家裏手真的很有限,想要的東西做不出來也是常事。
記者:那如何能改變古建方面人才短缺的問題?
趙書:我們現在並沒有一所培養古建方面人才的專業學校,而以前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又存在周期長、出師慢等問題,這就造成了古建方面的人才只是星星點點地散落在民間。我呼吁各大專院校的藝術設計等專業應該開設古建的相關課程,學藝術設計不單可以設計時尚的藝術作品,也應該了解和掌握古建方面的相關知識,這樣可以緩解古建人才短缺的問題。最好是能成立一所古建方面的專門學校,通過全面係統的學習,"學舊懂舊"。
記者:有了學校,古建的問題就解決了?
趙書:古建絕不只是鋸木頭和泥砌墻那麼簡單,裏面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只會幹活,而沒有古典文化的根底,是幹不了古建的。比如,許多老宅子裏都有彩繪,畫的是什麼人物、什麼故事、有什麼講究,很多業內的人都未必全能說得上來,這就造成我們現在很多的"新古建"只有樣子而缺乏神韻。不能只顧技藝傳承,而忽視了文化傳承,文化傳承比單純的技藝傳承更難。(記者耿諾 姜煜)
(責任編輯: 李玉新 )
北京頻道 ( 2011-02-26 10:46:18) 稿件來源:北京日報